联合国:2025年全球减灾风险评估报告

内容摘要联合国最新报告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全球灾害的真实经济成本被严重低估。官方记录的直接损失年均约为2000亿美元,但这仅是冰山一角。若将生态系统破坏和供应链中断等连锁反应计算在内,全球每年的总损失高达2.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凸显了灾害对全球金

联合国最新报告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全球灾害的真实经济成本被严重低估。官方记录的直接损失年均约为2000亿美元,但这仅是冰山一角。若将生态系统破坏和供应链中断等连锁反应计算在内,全球每年的总损失高达2.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凸显了灾害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的系统性威胁。

灾害的经济负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剧。数据显示,从1970年到2000年,灾害年均直接成本约为700至800亿美元,而2001至2020年间,这一数字激增至1800至2000亿美元。其中,地震、洪水、风暴、干旱和热浪这五大灾害类型,占据了过去二十年直接经济损失的95%以上,揭示了风险的高度集中性。

尽管在降低灾害致死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球每十万人口的平均死亡人数已从2005-2014年的1.61人降至2014-2023年的0.79人,但受灾人口数量却不降反升。更令人警惕的是,风险的分布极不均衡。最不发达国家以全球1.06%的GDP,却承受了高达10.4%的灾害经济损失,凸显了全球风险治理中的深刻不平等。

投资的缺口与风险的扩大形成鲜明对比,目前仅有2%的发展援助被明确用于灾害风险的预防。世界银行的研究进一步量化了这一投资的潜在回报:每年3140亿美元的资产损失,实际上会造成高达6200亿美元的福祉损失,尤其对贫困家庭的冲击更为严重。这意味着,每一美元用于风险抵御的投资,都可能带来双倍的社会福祉回报。

展望未来,数据模型描绘了一幅分岔的路径图。若不加强风险抵御投资,到2050年,气候相关灾害可能导致全球收入下降19%。对于1990年出生的人而言,其一生经历百年一遇洪水的概率为63%,而对于2025年出生的新生代,这一概率将飙升至86%。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构建韧性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保障未来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基石。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