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新蓝海:低轨(LEO)卫星的巨大商机

内容摘要要点●   低轨(LEO)卫星对于企业和运营商来说都是颠覆性技术,前提是它们能兑现所承诺的高性能和全球覆盖能力。 LEO卫星为需要持续全域连接的组织提供支持,是安全、敏捷、实时运营的基础。LEO卫星帮助运营商实现对流程、资产和人员的360度

要点

●   低轨(LEO)卫星对于企业和运营商来说都是颠覆性技术,前提是它们能兑现所承诺的高性能和全球覆盖能力。 

LEO卫星为需要持续全域连接的组织提供支持,是安全、敏捷、实时运营的基础。

LEO卫星帮助运营商实现对流程、资产和人员的360度可观测性,进而从中实现创收。

●   虽然新兴巨头在尝试确立主导地位,但是LEO选择正在成倍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星链是目前最大的参与者,拥有7000多颗在轨LEO卫星。另一个领导者OneWeb (Eutelsat)则拥有630颗LEO卫星。 

其它星座仍处于早期阶段,包括Telesat的Lightspeed 、亚马逊云科技(AWS)的Kuiper计划以及AST SpaceMobile 。 

LEO卫星将与其它选项(中地球轨道[MEO]和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共存,并且SES等一些参与者旨在利用所有不同的轨道。

●   LEO市场尚未成熟,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重大挑战。 

可用的频谱和轨道有限;其核心技术挑战包含两大方面:首先需要管理LEO卫星间的频繁切换,其次必须克服卫星在轨运行导致的无线电波频率波动问题。 

卫星拥有不同的性能、优势、弱点和成本。卫星参与者的战略和目标也各有不同。 

商业需求才是卫星投资回报的核心驱动力,而非服务未联网人群。 

●   聚焦消费者卫星业务虽能获得政府支持、资金投入并快速获取用户,但较低的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将使多数卫星提供商难以收回成本。

●   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机构(包括国防)是LEO卫星的核心客户群体。 

混合连接是企业的新常态。 

●   企业需求正在升级——从依赖单一解决方案的孤立连接模式,转变为必须通过多接入网络技术阵列来实现实时集成数字化。

●   卫星通信将发挥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作用,但它仍是众多网络选项之一;对电信运营商而言,保持5G和光纤领域的领先地位仍是战略基石。 

卫星服务提供商是地面网络运营商的盟友,而非对手。 

●   卫星提供商不太可能抢夺电信运营商的B2C客户,也难以在ICT总预算中获得更大份额;它们更可能通过强化电信运营商超越连接服务的B2B业务组合,带来积极效益。

●   卫星提供商能够帮助电信运营商定位为可信的主权级协调者,负责管理和整合来自多个地点和来源的敏感及关键数据。 

建议

●   卫星应当采用综合性战略,而非孤立的、临时性的使用方式。 许多电信运营商对卫星保持谨慎态度,选择有限的服务进行合作,例如直连设备(D2D)和回程传输。但卫星技术实际上能够支撑多元化垂直增长战略,T-Mobile US与星链的合作就是最佳例证。 

●   将天空纳入您的主权方案,作为重要的主权资产。在某些垂直领域,连接的起点、传输路径和终点都是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公共部门——包括行政管理、应急响应和国防——在许多国家可能是最容易抓住的机会领域。 

●   地面与太空构成了强大的连接组合。这绝非二选一的命题。如何实现天地一体化交付,将决定谁能够成为真正满足全球企业需求的终极服务商。以Orange Business为例,其与多家卫星提供商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正是这种宏大产业抱负的体现。 

延伸阅读

以上为中文编译节选内容,如有任何疑义或需阅读完整英文内容,敬请参考Omdia英文报告《Space to Grow: Why LEO Satellites Are Big Business》。 Omdia订阅客户可在Knowledge Center中阅读更多来自Pablo Tomasi的观点与报告,或是通过Ask an Analyst服务就您关心的课题向Pablo Tomasi进行咨询。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