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从盒马退休仅数月,创始人侯毅就携新项目“派特鲜生”重返战场,并一举创下宠物行业天使轮融资纪录。然而,这一备受市场关注的“盒马宠物版”近日被曝关闭大部分门店。
据媒体报道,大众点评信息显示,派特鲜生共18家门店,其中有7家标注“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以此计算,目前派特鲜生在营门店仅剩下11家。而仍在营业的多家门店也以“全场五折”进行清仓甩卖。
对于派特鲜生关店一事,侯毅回复该媒体称:“业务调整,很正常”。
派特鲜生(Pet Fresh)于2024年11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今年5月7日,派特鲜生宣布完成2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7亿元)天使轮融资。创始人侯毅曾公开表示,派特鲜生以上海为起点,并计划2025年在上海开出100家门店,长期目标是实现千店规模覆盖全国,建立宠物鲜食行业标准。
在经营模式上,派特鲜生打造了“鲜食工坊+社交空间+全品类覆盖”的立体化模式,覆盖主粮、鲜食、保健品、药品、用品及零食六大类目,核心亮点是“现制现售”“冷藏鲜食”“烘焙糕点”等差异化鲜食产品,满足宠物主对高品质、个性化喂养的需求。
这一模式与侯毅此前创立的盒马鲜生有着明显的相似基因。派特鲜生的“鲜食工坊”对应盒马的餐饮区,“社交空间”延续了盒马的用户体验理念,“全品类覆盖”则继承了新零售的一站式购物逻辑。在运营细节上,派特鲜生同样强调“前店后厂”的现制现售模式,并延续了盒马的折扣化战略和自有品牌开发思路。
业内分析认为,派特鲜生遭遇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宠物鲜食的供应链复杂度远超预期。现制鲜食需要建立独立的动物食品安全标准,解决冷链配送、保质期管理等难题,这些都与生鲜供应链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消费频次与需求紧迫性不足。宠物食品采购通常每月1-2次,远低于生鲜的每周数次,这使得“即时配送”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再者,市场教育成本高昂。宠物鲜食目前仍属小众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而现制鲜食的高成本与有限的客单价之间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侯毅是中国零售行业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职业生涯贯穿了中国零售业的变革历程。早期在上海“可的便利店“的工作经历奠定了其零售基础,随后在京东担任首席物流规划师期间参与物流体系建设,2015年创立盒马鲜生则开创了“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线上配送”的新零售模式。2024年3月从盒马退休后,侯毅先后尝试了多个创业项目,派特鲜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据接近侯毅的知情人士透露,在派特鲜生项目结束后,侯毅可能将转型生鲜主播,开启新的创业方向。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