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放表示:“技术自研体系、用户运营体系、以及融合东风制造经验的质量保障体系三大体系支撑我们走向下一个30万、100万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武汉报道
11月10日,岚图汽车第30万辆整车于武汉岚图云峰工厂正式下线,从第20万辆到第30万辆,岚图用时7个月,今年东风集团要冲刺全年新能源车10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而岚图的交付能力将直接影响集团整体业绩。
岚图汽车首席运营官蒋焘在媒体群访中透露,目前岚图两大工厂已进入协同运营状态:黄金工厂年产15万辆,目前已处于满产,本月排产接近1.7万辆;云峰工厂将于本周启动双班制,设计产能为黄金工厂的两倍,主要承担新车型“岚图泰山”的生产任务。
岚图首款大六座车型岚图泰山将于11月18日上市,作为岚图旗下第五款车型,泰山定位“最霸气的华系旗舰SUV”,搭载800V超混架构、5C快充、三腔空气悬架、后轮转向、华为ADS Ultra与鸿蒙座舱等配置,被寄予厚望。
随着产能快速扩张,质量一致性和保供成为岚图乃至全行业都面临的挑战。因此在制造环节,岚图推进了产线自动化和关键环节的国产化替代。
蒋焘表示,云峰工厂在冲压、焊装等方面都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改造,其中焊装后背门生产线为国内首条全国产化产线,“PLC、机器人、工业软件、控制芯片均采用国产产品”。同时,工厂通过IoT物联网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实施模拟老化实验,以检测潜在质量问题。
蒋焘表示,岚图已将质量目标从“不良点数”转为“净推荐率(NPS)”,覆盖产品、销售与服务全流程。在供应链方面,岚图本地配套率已从最初的20%提升至30%-40%,并与供应商建立研发协同关系。
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 卢放当前,华为在智能化方面高效赋能岚图品牌,例如岚图FREE+、全新岚图知音以搭载华为鸿蒙系统为主。但事实上,面对智能化领域的高投入竞争,岚图采取了“全栈自研+开放合作”的双轨策略。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透露,岚图梦想家同时提供自研的“逍遥座舱+鲲鹏智驾”与华为方案两个版本,目前销售比例约为“一半一半”。
卢放承认双线投入会增加成本,卢放强调:“我们与华为合作,是为用户提供综合体验最优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坚持自研,希望赋予岚图产品更具个性的智能体验。”目前,岚图已在整车架构、电池系统等核心领域建立技术基础,下一步将向芯片、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延伸。
随着岚图泰山的上市,岚图产品线将覆盖主流价格区间。然而,在新能源车市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岚图如何在保持“高质量节奏”的同时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仍需市场检验。特别是在港股上市前夕,岚图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其不仅具备制造能力,更能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0 条